close
啊啊...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很想吃義大利麵...
所以就找來了一些很漂亮的義大利麵的圖片... 
一直覺得義大利麵是種很神奇的東西,光是個麵條可以有這麼多種,
而且每種都有它自己的名稱,以及最佳的吃法,光是看海報就很開心的感覺。
(好啦,我承認我看到吃的就會很高興...)



相關麵條的介紹,可以看這裡 --> 請按右鍵選新開視窗!

這麼多種麵條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喜歡的種類,我一向是很喜歡吃麵的,
有麵和飯的時候通常我都會選麵。不過對義大利麵我有一個怪僻,
我不喜歡所謂的spaghetti,就是講到義大利麵大家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那種。
粗一點也行,細一點也行,我就是不喜歡那種"義大利麵"= =...
要講我喜歡的麵條嘛...我想我第一個會選penne吧(筆尖麵),
penne雖然和ziti(水管麵)很像,但是penne上面的斜紋讓它更有韌性,
ziti因為表面沒有紋路的關係,處理不好很容易就軟掉爛掉了。
另外像是bow ties(蝴蝶麵)也不錯,尤其是翅膀中間有凹凸的部分比較有咬勁。
還有就是lasagne(千層麵)我也很喜歡。


至於喜歡的口味嘛...基本上我覺得是要吃"功夫"的,我會選最傳統的肉醬麵
因為我覺得肉醬麵人人會做,但是做得好吃的很少,
所以一般的餐廳,我通常就不會選肉醬麵了。


再來是白醬,白醬的話做得好的也不多,主要是白醬要調到恰到好處很困難,
太濃會覺得吃起來很乾,太稀又會覺得根本就是"奶油泡麵",
奶味太濃吃不到一半就會很膩,太淡又覺得這是唬人的嗎?
所以雖然我很喜歡白醬,但是我吃過"好吃"的白醬倒是少之又少。


第三種常吃的是青醬,我很喜歡九層塔的味道,但是我吃過的青醬義大利麵,
絕大多數都是很稀...就一盤麵水水的然後九層塔的味道很淡,感覺像裝飾用的= =


第四種是橄欖油醬的,這種通常吃起來比較清淡,當然遇到地雷的話就會變得很油膩,
不過也許是橄欖油比較貴的緣故,到目前為止我還沒吃過很油膩的,大部分都是太淡。
橄欖油系列的也經常會有醬汁太濕的問題...不過橄欖油比較麻煩的一點是,
如果味道太淡的話,那可是比前面三種都還要給人更唬人的感覺= =

 
還有就是焗烤,焗烤也是我最喜歡的做法之一,很適合配penne,
但是我對焗烤還滿要求的...表面要有點焦焦的很漂亮,而且裡面不能太濕...
經常吃到上面一層沒烤到焦的起司,然後裡面的麵像是泡在湯裡面一樣的那種...
焗烤的話還有一個小秘訣,那就是不要把麵都放的平平的,讓起司和麵條可以錯綜,
這樣在烤的時候,也會順便烤到表面一部分的麵條,讓同樣一盤麵的麵條有兩種口感,
因為表面的麵條會因為烘烤的關係比較乾燥,因此也會比較有酥脆有嚼勁的口感!
像我這種通常喜歡乾麵更勝於湯麵的人,這種做法倒是我很喜歡的。
而且,有凹凸起伏,和起司錯綜複雜的表面,在視覺上也會比平平的一層起司吸引我。

最後一種是最少吃到的,也是我來美國之後才比較有看到,就是義大利麵沙拉
這在美國的超市和food store的熟食區裡通常是一定會有的,
最常用的麵條是elbow(彎彎麵?),還有rotini(螺旋麵?像寶咖咖造型的)。
通常是拿來和一些生的蔬菜,橄欖,或是馬鈴薯之類的,涼拌成沙拉。
基本上我很不喜歡吃沙拉,不過偶爾還是能吃到味道不錯的義大利麵沙拉,
只是我不會吃很多就是了,通常都是嚐嚐味道而已。

呼~講了這麼多,越來越想吃啦!
根據我的經驗,在台北想要吃到比較像樣的義大利麵,大概要有280以上的價位,
低於這個價位我很少吃到真的很好吃的...(雖然我也大部分都是吃低價位的XD)
找機會去吃吧...咕嚕嚕~



p.s. 以上所用的圖片都是有原作者的浮水印,沒有打廣告的意思,
   但是有興趣的看倌不妨去參考一下出處的餐廳,也許會發現什麼好東西,
   (我可是都沒去過喔...沒有任何推薦性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anroo 的頭像
    ianroo

    ianroo

    ianr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