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學統計有三成以上的夫妻曾受到不孕問題的困擾,其中國內民眾越來越晚婚是主
要的因素,婦產科醫師呼籲想要養兒育女的民眾,務必要把握婦女朋友在三十五歲之前
的生育黃金期,才能減少人生的遺憾。
國內人口出生比率逐年降低,早已浮現人口分布失衡以及快速老齡化危機,根據醫學統
計,約有三成以上的夫妻,都曾經遭逢層度不一的不孕問題,除了多重社會問題所造成
之外,國內民眾越來越晚婚,更是成為人口結構失衡最主要的危機,彰化博元婦產科醫
院院長蔡峰博表示,根據人體生育結構,大致可分成綠黃紅三個時期,其中二十多歲到
三十四以前最容易受孕,屬於綠燈的安全期。
但是婦女朋友過了三十四歲之後「卵巢濾泡」就會快速流失,超過三十八歲想要自然懷
孕,就相對的比較困難。
因此,不少婦產科醫師表示,少子化或許不是一種人為蓄意所造成的現象,反而是社會
結構衝擊到人類原有的生殖本能,如何化解,也只能呼籲想要養兒育女的民眾,視情況
提早結婚,結婚後更要把握婦女朋友在三十五歲之前的生育黃金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去年各院區針對1168人,進行婚後孕前的健康檢查,結果發現目
前夫妻不孕的比例高達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而男性不孕的主要
原因,包括精蟲不足或精蟲活動力不夠,而研究也顯示,30-39歲的高學歷男性,容易
因工作壓力大,導致精蟲活動力不足而不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統計,去年到院區進行婚後孕前健康檢查的夫妻當中,每十對夫妻就
有一對有不孕的問題,而男性與女性不孕的原因不同,其中男性不孕,主要是因為精蟲
數量不足或活動力不夠,忠孝院區婦產科醫師詹景全說,統計顯示,精蟲活動力不足導
致不孕的族群,也以高學歷男性為主,推估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高學歷的男性,普遍工
作壓力較大。
台灣新生兒男女失衡竟居全球第四,專家指出,急速少子化,碰觸到傳宗接代的傳統價
值底線,加上生殖醫療技術進步,三項原因交錯,導致台灣嬰兒性別比例失衡。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認為,現代人生的少,會更在乎性別。因為老人家在乎傳宗接代
,因此多數夫婦希望先生男,再生女。問題是生完第一胎男孩後,因為經濟壓力,就會
想晚一點再生第二胎,等真的要生,反而生不出來了。「少子化,反而讓大家對於性別
更在意」他說。
台大城鄉所教授畢恆達認為,少子化讓傳宗接代觀念更加凸顯。譬如:還是從父姓、女
人還是沒辦法上族譜、女生就算沒出嫁,死了還是只能進姑娘廟,不能進宗祠,這些華
人文化根深蒂固的因子,一時很難改變。一個可以佐證的例子,就是從胎次來看,到了
第三、第四胎之後,男女嬰比可以高達一三○比一百以上。
多位大醫院醫師表示,通常如果產婦有一兩個小孩,非常堅持希望能生個兒子。醫生就
會考慮,幫產婦做精蟲分離等,可以控制性別的生育。「但這是大醫院…」薛承泰與人
口學者孫得雄懷疑,台灣尚無統計數字的墮胎,可能有部分是因為性別。而一些小診所
也有可能幫只生一胎的夫婦,做精蟲分離,但這些都缺乏統計。
「其實跟大陸殺女嬰比起來,台灣的做法只是比較沒有罪惡感而已,」孫得雄感慨地說
。
男女失衡,長期將導致台灣婚姻市場傾斜,更多男人得向外找老婆。「等這群小孩到適
婚年齡,正好接上老兵的缺口,引進外籍新娘的行業會越來越繁榮,」薛承泰說。
從人數來看,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已累積二十多萬個男嬰,未來沒有同齡女嬰可以結婚
。台大城鄉所教授畢恆達說,性別比例失衡,加上越來越多女性不想進入婚姻市場,比
起來,台灣男生比女生想要婚姻,找不到本地的,就往第三世界找,這會造成第二個傾
斜。長此以往,性別學者陳金燕認為,由於引入外籍配偶的,較高比例是嚮往傳統婚姻
,長此以往,台灣要導正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會更難。
在國際上,台灣是家庭計畫,人口控制績效最好的國家,全球知名。但諷刺的是,已進
入二十一世紀,家庭計畫喊出的「男孩女孩一樣好」,卻在台灣邁向已開發國家之際破
功。性別傾斜,將帶來的社會成本,已不容忽視。
(轉錄自中時電子報)
所以有年紀,工作壓力大的男生們請加油。
女生嘛... 只能說,請加油找個好老公吧。
還有,女生是很珍貴的,請好好珍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