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內,有越來越多人每天窩在宿舍上網、打電動,除了上課外很少出寢室,正餐進
食不正常,常吃泡麵度日。他們常互嘲是「宅男」、「寢男」,或暱稱為「阿宅」、「阿
寢」。「醒醒吧,阿宅!」也成為網路流行語,呼籲這些「宅男」不要再足不出戶,沉迷
在自我世界。
足不出戶 不修邊幅
「宅男」源自日文的「御宅族」,原本指對於動畫、漫畫、電玩等相關產品或動態極度狂
熱者。但演變到後來,許多人把整天不出門、不修邊幅的男生也稱作「宅男」,因為這兩
種人在行為和外型上有些類似。
台灣現在的「宅男」定義,其實已和日本原本的「御宅族」相去甚遠,成了台灣本土新興
的「宅男文化」。
正事閒事 都靠電腦
台大電資學院學生小偉說,因為作業和報告都要透過電腦完成,所以自然而然多數時間都
待在電腦前。他最高紀錄曾在趕期末報告時「宅」在宿舍六天,不過他不是都在念書、趕
作業,而是趕報告累了就上MSN或打電動,「正事、閒事都在電腦前完成」。
頭髮散亂 像剛起床
小偉隨時看起來都像剛起床的樣子,頭髮散亂、衣服總是穿那一件,因此被同學稱做「宅
男」。不過他認為,這就是他的生活模式,無所謂好或壞。他強調,還是會在適當的時候
、用適合的裝扮出現,只不過平常懶散,既然能在宿舍解決一切,「何必為了出門而出門
呢?」
大家都宅 毫不自覺
不少交大學生封交大是「宅男大本營」,由於男生比率高、住宿者多,加上理工科系學生
原本就得長時間使用電腦,因此很多人都從早到晚「宅」在宿舍裡。
交大黃同學形容,大概八成住宿的同學都是沒課的時候從早到晚待在宿舍裡面,反正學校
附近什麼都沒有,待在宿舍上網、打電動、上MSN還比較有趣。「當大家都是宅男的時候
,就不覺得自己宅了」。
交大阿宅 真的很多
交大學生聯合會去年底為此辦了「阿宅,你在玩三小」趣味競賽,希望讓阿宅們走出宿舍
、參與活動。學聯會活動部長姚仕文說,一開始只是用個有趣的活動名稱,把戶外遊戲、
機智問答等三個小活動湊在一起宣傳,沒想到「阿宅」名號一出,各界反應熱烈,將近兩
百人報名參加活動,大家才確認,交大阿宅真的很多。
13%大學生 網路成癮
【記者陳嘉恩/台北報導】整天待在宿舍上網的「宅男」,當心成為網路成癮者。成大行
為醫學研究所教授柯慧貞指出,台灣的大學生約有百分之十三有網路成癮現象,其中男性
高於女性、住學校宿舍者也比外宿學生比率高。
柯慧貞說,很多人長時間使用網路無法自拔,造成生理、心理和人際關係都出現問題,就
可能已出現「網路成癮」的症狀了。至於成癮的原因,可能是很多學生沒有做好時間管理
,一個人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於是就不斷上網。
很多網路成癮者無法和人有正常的人際互動。柯慧貞說,網路有匿名的特性,可以不用馬
上面對面被對方評價,讓網路成癮者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比在一般情況下自在。
不只是交大而已吧...

看來什麼大學都一樣... 連在美國都一樣...
哎,我之前大概也差不多快變成宅女了吧,會出去都是跟家人出去shopping,很少跟朋友出去,
所以要來走出去了,嘿嘿。